林家綺
應考學歷: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選考科目:經濟學
報考動機
在英語系的四年中,除了英語本科的修習外,因為一直對商管領域有興趣,所以我也選修了管理學程的課程來充實我這方面的知識。原本我的計畫是畢業直接出國念商管的碩士,但卻不確定要攻讀甚麼專業、到底專攻哪個學位能真的為我的人生加值。在偶然一次機會聽了智財相關的講座,發現原來智慧財產雖然本質上是屬於法學的範疇,在現今社會,智慧財產卻多半應用在商場上,是商業布局、企業策略重要的一環。大致瀏覽過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的網頁後,就被它跨領域的課程、豐富的實習機會所吸引,我因而決定報考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
準備經驗
筆試
經濟學因為在大學有修過,所以大致翻了以前教科書和上課筆記,複習一些重要觀念即可應考。。
書面審核
我把四年的大學生活重新檢視一番,挑選出和法律、智慧財產相關的經驗當作我寫作的素材,如選修過的課程(藝術與智慧財產管理課程、英語辯論課)、參與過的國際會議(APEC青年營等等)都是可以切入的點。
口試
因為無法預測口試的題目,所以只能藉著事前廣泛的閱讀來準備,不只是應付口試,也能增進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知識。如前鴻海法務長周延鵬的《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九把金鑰》讓我們得以一窺如何利用智慧財產做商業布局;而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勞倫斯‧雷席格的《誰綁架了文化創意?如何找回我們的自由文化》則從多面向檢視「自由文化」轉變為「許可文化」的軌跡,試圖找尋兩者的平衡點。當然不只書籍的閱讀,報章雜誌的新聞、新知的吸收也很重要,由其今年6月,兩岸完成了ECFA、智財協議簽署後,相信往後智慧財產相關訊息出現在報章雜誌的機會會更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