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祥豪
應考學歷:政治大學會計系/法律系
選考科目:民法
應考動機
報考智財所是我對自己的法學士學位進行學識補完的選擇。由於傳統的法學教育,築基在以民刑為本位的思路。因此,即便很早就在基礎刑法學一書中,接觸到了刑法學者黃榮堅老師對於智慧財產權利的關懷,但在國考套餐式的選課取向中,縱使僥倖取得法學院學士學位,我對智慧財產權的理解仍極為貧乏。這樣的困境,一直持續到了畢業後參加了法學院舉辦的智慧財產權研討會才稍有所紓解,也同時領略到了智慧財產內涵的豐富與發展的蓬勃。特別是,這一套法律所運作的體制是隨著商業系統而直接與世界接軌,這種以商業為主軸的國際感,對於同時是商學院學生的我格外親切。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毅然決然的決定要報考智財所。
考科準備
我選考的科目是民法,雖然這一科已經學習數年,但面對博大精深的民法,即便是台大民商法組的研究生強者我同學恐怕也不敢說自己民法很罩,面對各種民法問題皆能處理的得心應手,更別說是像我這樣的半調子面對那一千多條的民法條文,只能用戒慎恐懼來形容準備的心情。
由於準備智財所考試的時候我人正在服役,新訓階段在成功嶺原則上是不可能有機會把書拿出來的(因為行李全都被鎖在庫房),因此,在後來鳳山受訓的零碎時間,我準備民法考試的時間只剩下短短的3 個月。我當時所做的應考決定是把王澤鑑老師大部分的書都收到書架之上,只讀他請求權基礎那本綠皮書,還有李淑民老師的民法概要,花的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把書讀完後,在過年年假的階段,我把智財所的考古題,和書中的例題都看過一次,至於練習的時間,我把題目抄在筆記本中,留待軍隊出操上課的時候一邊訓練一邊解題。剩下的時間,則全部留在看法條,把新的修法內容弄清楚。
至於英文的準備,我當時是把時代雜誌和商業週刊撕下來,可以在排隊集合的時候順便唸,熟悉英文語法。
書面資料準備
我書面資料準備的時間拖了相當的長,但由於手邊沒有電腦,所以大部分的時候都把自己對於智慧財產權從以前到現在的一些想法記在手邊,留待假日時才去網咖把他整理成有點像樣的格式進行備分。個人覺得書面資料準備很重要的地方是,在準備個人資料的時候可以和自己的研究計畫內容進行結合,弄清楚自己是為什麼想要唸智財所,而唸了之後想要作什麼樣的研究和自己的研究能如何結合實務工作。這樣的寫作方法會對這個學門產生較高的理解與對自己的書面產出有更深的認同感,不致流於形式,而忽略了自己為何而來的初衷。因此,書面讀書計畫的重點應該放在問題意識的明確性,只有在先掌握了問題,才有接觸解答的可能,也才有可能去進行研究的規劃。
準備心得
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個人一直以來都面對了相當大的壓力,時間是絕對不夠的。就好比我自己的讀書計畫甚至是個人資料都歷經了多次的修正,一直到交出書面資料的當天還是覺得自己文章內容和呈現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還是厚著臉皮把他寄出去了......
會提起這段,是因為在當兵時我遇到很多仍想考研究所的人,有些即便沒有信心但仍一路撐下去把他考完,有些則還不到最後關頭就和現實妥協直接放棄,但就像高中國文課本范進中舉告訴我們的啟示,天下無不入考場的舉人,有準備才有可能有機會,事實上,無論最後有沒有上榜,準備考試去閱讀,那些知識的積累都是自己的東西,沒有人能搶走。因此,假使已經下定決心,就請堅持到最後,做好自己。
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朋友和家人是我最重要的助力。他們提供給很多精神上的援助。我的研究生朋友,對於我一開始讀書報告的撰寫提供了相當相當大的助益,他點醒了我如何呈現問題意識的技巧,也改變了我原先寫作的骨架,重新整理,使段落條理更為一致;同時,也要感謝我共同服役的很多同學,我把自己文章寫出來時老是纏著他們請他們閱讀給我意見,試著把文章寫的更為通俗好讀,如果沒有他們不厭其煩的提點,我恐怕是沒辦法上榜的。
- Aug 23 Mon 2010 23:36
99級 桂祥豪 報考心得 (政治大學會計系/法律系)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